
汽车年审是一项强制性的规范和要求,所有机动车上路都必须年审,即便是普通二轮摩托车也不例外。在公安部“放管服”政策的影响下,汽车的年审规定不断迎来新的调整和变化,去年10月,相关部门取消了机动车“一年两审”政策,进一步缩短了私家车的审验周期,为广大车主减少了很多麻烦。
虽然现在的机动车年审手续比以前更简单,审车更为容易。但是有很多人却不太满意,认为私家车年审规定有些不太合理,甚至觉得应该取消,这是为什么呢?“取消年审”呼声越来越强!车主质问工作人员:检与不检有啥区别?
目前,我国对9座以下的非营运小型客车实行“6年免审”新政策,只要是新车,6年之内免于上线检测,这个规定简直是一种福利,让很多车主真切受益。要知道,在新规执行之前,只有5座私家车才能享受“免检”,7座和9座小客车仍然需要“2年一审”。
虽然9座以下非营运私家车在6年之内不再上线检测,但仍然需要每两年办理一次电子年审手续,否则,机动车就属于逾期未年审,这种状态下上路会受到交警处罚。这主要是因为,没有年检的车辆不具备上路资格,很多车主一时疏忽大意,忘记办理电子年审手续,导致驾驶证被扣3分,罚款200元。
办理电子年审手续非常简单,之前,你只需持行驶证到车管所盖一个章,领取纸质年审合格标志就行。而现在,这些手续都不需要了,如果你的车辆年审到期,你只需在交管12123平台申请电子版的年审合格标志,车辆就能合法上路。对此,有人不耐烦了,觉得这种审车没有实质的意义。
年审是根据汽车的运行状况进行的一项技术检查,其目的是保障机动车安全上路行驶。因此,很多人将年审理解为,“审车”就是“检车”,年审的时候,车管所工作人员应该对汽车进行各种安全性能的检查,综合评估之后给出一个检测报告,这样车主才知道自己的爱车运行状态,从而确保安全上路。
这种说法似乎很有道理,每次审验的时候对汽车进行综合检查,找出相关的故障和问题,这对于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。然而,这样不就是典型的“重蹈覆辙”吗?之前的审车手续不就如此,如果这样管理,那公安部“放管服”政策的意义就不复存在了,简政放权的宗旨也不会实现。
其实,国家简化汽车年审周期,实行“松绑”年审政策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的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,现在汽车制造技术已经趋于成熟,在这种背景下,缩短一些不必要的审验周期,简化审验手续,这有助于提高年审工作效率,也可以减轻车主的负担。对于汽车年审,大家有什么意见或看法?
